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绿色企业 » 石油企业 » 正文

吉林油田全力以“复”降低汛期产量影响

来源:吉林油田 234008/29

标签: 吉林油田 油气生产 石油企业

8月12日松原市宣布解除三级应急响应,吉林油田第一时间进入汛后复产阶段。截至8月26日,已复产油井345口,占汛期最大停井数量的25%,恢复产量193吨;复产水井41口,恢复注水763立方米。


吉林油田地处的“三江”之畔,防汛抗洪成为每年常态化重点工作之一。8月中下旬,伴随着松花江流域水位逐步回落趋势,吉林油田在密切关注水文水情动态前提下,结合退水情况,及时由安全度汛向科学有序恢复生产转变。本着“产量优先、先易后难,不冒安全风险、不做高额投入”原则,自上而下成立组织结构,一井一策,全面展开汛后复产工作。

树牢防范意识,统一步调

今年汛期以来,吉林油田生产区域共发生降雨42次,累计降水量近300 毫米,同比上年增长了128.4毫米。其中,由于上游丰满水库泄洪,松花江最高水位一度成为50年一遇最高水位。面对严峻形势,广大干部员工严阵以待,精准发力,取得了汛期安全生产的阶段性胜利。目前,虽然水位回落,但防汛风险犹在。吉林油田通过生产例会、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统一全员思想和步调,明确持续保持应急临战状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劲心态,确保万无一失。


明确目标任务,超前准备

经踏查和评估,全油田集输、机采、电力等系统及井场道路等累计需复产工作量2690处。结合具体情况,吉林油田精益汛后复产方案制定,抢时间、抢进度,统筹安排,超前做好人员、队伍、设备准备。其中,累计准备铲车、吊车、泵罐车等生产辅助车辆500余台,小修队伍176支、排水泵140台、管排5734块,土方15.8万立方米,电工、焊工、船员等应急人员近900人,要求各沿江生产单位、内涝单位按轻重缓急,分区域、分地形及时排水,有序、快速实施汛后复产。

狠抓落实落地,精准施策

完成全年产量目标不动摇,结合复产需要,配电系统恢复、道路修复、设备检修等各项工作紧密衔接,最大限度降低汛期影响。利用物联网、无人机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水淹水围生产区域防范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各项安全环保隐患。并按照“责任主体明确、近邻相互支援、统一协调处置”原则,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各单位各区域协同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响应到位、处置到位,坚决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目标。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及时配发防护、消杀等物品和药品,强化汛后疾病预防及医疗急救保障,守护好一线干部员工身心健康。

截至目前,吉林油田全体干部员工防汛思想不懈怠,复产干劲不停歇,汛后各项生产正高效有序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