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力 » 正文

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建亚洲最大煤电CCUS工程写入《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作者:杨宇玄高栋梁陈一鸣周步祥陈阳臧天磊)《气电耦合天然气发电碳捕集2024-06-07远达环保“低能耗碳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 385609/04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由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亚洲最大50万吨/年煤电CCUS工程写入白皮书“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中,作为“在化石能源领域开展碳捕集、利用

标签: 国家能源集团 CCUS 碳捕集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

由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亚洲最大50万吨/年煤电CCUS工程写入白皮书“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中,作为“在化石能源领域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试点”案例,彰显在“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就。

1.jpg

亚洲煤电最大CCUS项目

江苏泰州电厂CCUS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年度“十大科技攻关项目”之一,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责任,项目由江苏公司泰州电厂负责筹建,新能源院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以泰州电厂4号百万机组烟气为原料,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捕集率大于90%,每年可捕集消纳二氧化碳达50万吨,产出干基二氧化碳纯度99.94%。

项目简介

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荣获2023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示范工程于2023年6月正式投运,项目已成为煤电碳捕集领域的一张名片。

2021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

2022年3月,高标准开工

2022年12月,主要设备安装

2023年6月,正式投运

项目亮点

揭示大规模碳捕集与机组热力系统耦合规律,突破智能控制技术,引领产业化发展。

自主研发新型高效吸收剂,大幅度降低碳捕集能耗及成本,解决“卡脖子”问题。

成功应用小齿角填料、胺排放控制装置等关键装备,攻克工程技术难题。

开展工艺包设计,节省投资占地,实现碳捕集运行成本国际领先。

技术标准

编制了包括8项国家及行业企业标准、30项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体系,3项碳捕集国家标准成功立项。

《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通用要求》

《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性能稳定评估程序》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压缩装置运行与管理规范》

CCUS标准化

3项标准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国内碳捕集领域标准的多项空白。

《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通用要求》主要对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技术、设备、工艺、排放、安全及可靠性等要求进行了规定,该标准首次全面提出了燃烧后碳捕集系统各类要求,对配置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工业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性能稳定评估程序》基于示范项目的科研成果、设计方案、建设总计以及运营经验,开展碳捕集装置性能定量化评估,对提升国内碳捕集装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压缩装置运行与管理规范》规定了烟气碳捕集压缩装置的运行规则、管理原则、装置检验与评价等内容,该标准是碳捕集领域装置重要的基础标准,可为碳捕集压缩装置的选型提供指导作用。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目前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清洁化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

绿色前景

实现捕获的二氧化碳大规模消纳利用,探索出煤电CCUS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

优化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实现碳捕集能耗和综合成本国际领先。

掌握了50万吨级碳捕集示范全部核心知识产权,实现碳捕集技术转化落地,推动了碳捕集产业化发展。

CCUS

该项目是现阶段“捕集规模最大、综合指标最优、消纳利用最全、连续运转最长”的煤电CCUS项目。依托该项目实施经验,下一步将开展百万千万机组全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打造世界规模最大、性能指标领先的CCUS项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热门推荐

上海电力市场售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双方合同(2025年版范本)发布!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 作者:杨宇玄高栋梁陈一鸣周步祥陈阳臧天磊)《气电耦合天然气发电碳捕集2024-06-07远达环保“低能耗碳09/27 14:21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