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油气煤炭 » 煤炭 » 正文

国内首套超高温炭基固体储热装置连续运行1000小时

作者:刘均庆 段春婷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287012/13

12月10日,低碳院联合化工公司、榆林化工、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共同开发的国内首套超高温炭基固体储热装置完成1000小时工业示范连续运行。该套炭基固体储热装置每日可将波动性的光伏电力转换为高温热能进行存储,再以24小时不间断形式持续输出符合化工

标签: 煤炭 煤化工 国家能源集团

12月10日,低碳院联合化工公司、榆林化工、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共同开发的国内首套超高温炭基固体储热装置完成1000小时工业示范连续运行。

该套炭基固体储热装置每日可将波动性的光伏电力转换为高温热能进行存储,再以24小时不间断形式持续输出符合化工生产要求的高品质蒸汽。装置采用的炭基储热材料以集团公司独有的煤液化沥青为原料,通过低碳院自主开发的配方与制造工艺技术,成功突破了镁砖等现有储热材料的传热性能局限,将热导率提升7倍至70瓦/米·开尔文,是目前工业应用中固体储热材料的最高水平。该套炭基储热装置(2兆瓦/10兆瓦时)的千小时成功运行,标志着该技术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900摄氏度超高温固体储热的工业级示范应用,在国内首次通过固体储热技术连续生产400摄氏度的高品质工业蒸汽。

低碳院自2018年起自主研发该项技术,持续优化材料制备配方、提升材料放大生产稳定性、降低材料生产成本,同时针对制造工艺开展多轮迭代,于2021年完成张家口1兆瓦中试装置实验验证。2024年依托集团公司十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低碳院联合化工公司、榆林化工、科环集团龙源环保等实现了2兆瓦/10兆瓦时储热装置的工业示范。

超高温炭基储热材料技术已入选国务院“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和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集团公司仅两项技术入选)。该技术在集团公司应用场景广阔,包括煤化工行业与新能源耦合脱碳、煤电灵活性改造与退役电厂资产再利用、煤矿区清洁低碳供热等,为支撑集团公司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专项以及大规模储热和分布式蓄热场景需求提供了本征安全的技术路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热门推荐

非油气+石化,怎样耦合转型?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刘均庆 段春婷09/27 14:21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