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节能环保 » 大气治理 » 正文

10+环保巨头跑步入场,新能源会是环保的新蓝海吗?

作者:张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416408/13

7月25日,龙净环保公告,全资子公司紫金龙净拟投建西藏拉果错盐湖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一期二阶段,项目动态投资额约6亿元。该项目规模为75MW光伏+126.25MW/405MWh电化学储能;施工方式为BOO 模式(建设-拥有-运营)。作为大气治理

标签: 环保企业 环保市场 环保+新能源

7月25日,龙净环保公告,全资子公司紫金龙净拟投建西藏拉果错盐湖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一期二阶段,项目动态投资额约6亿元。该项目规模为75MW光伏+126.25MW/405MWh电化学储能;施工方式为BOO 模式(建设-拥有-运营)。

作为大气治理龙头,龙净环保较早布局新能源产业。而龙净进军新能源不过是冰山一角。近些年,随着双碳目标的全面推进,新能源产业俨然成为最火热的赛道之一。众多企业纷纷涌入以期从新能源分一杯羹,环保产业也不例外。

在环保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洗牌加剧的背景下,环保企业需要不断向外延拓展,寻求新的增长极。双碳背景下,“环保+新能源”逐渐成为很多环保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众多环保巨头进军新能源

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也得到了政府大力度的推进。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巨大的市场也成为环保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事实上,很多环保企业已经涉足新能源领域,并且扎堆进入的趋势明显。

伟明环保

2022年1月,伟明环保发布公告称进军新能源市场,将与Merit公司合作,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开发建设红土镍矿冶炼年产高冰镍含镍金属4万吨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亿美元。同年8月与盛屯矿业、青山控股集团、欣旺达共同总投资191亿元,投建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同年9月伟明环保第一个4万吨印尼高冰镍项目正式开工。

中国天楹

中国天楹公司在2021年正式开始进军新能源产业。2021年11月与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2022年3月,全资子公司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阿特拉斯(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5月,控股子公司与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就能源市场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

三峰环境

2023年8月,三峰环境与控股股东德润环境以及合作方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人共同出资设立重庆辰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三峰环境持股25%),主要从事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等业务,包括投资、建设、运营工商业储能设施以及向用户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等。

同兴环保

2022年9月17日,我国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同兴环保宣布,将与高校合作共同建立“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同兴环保计划在五年内陆续投入5000万元开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材料研发,目标将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1万次。

龙净环保

2022年10月9日,大气污染治理龙头企业龙净环保发布公告,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在福建上杭县投建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能,应用于工商业储能、高功率储能、低温储能等场景。这也是龙净环保跨界首次涉足储能电池领域。

博天环境

2023年3月,博天环境表示,公司将在持续为客户做好水业关联的环境服务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转换市场赛道,围绕盐湖提锂和新能源电解水制氢的业务进行战略转型。

仕净科技

仕净科技于2008年开始将LCR技术应用于光伏、光半导体行业,公司在光伏行业的制程污染防控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领先的市场地位。

2023年1月,仕净科技与安徽宁国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协议,2024年3月,仕净科技与晶科能源合作,在四川资阳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研发生产项目。目前,仕净的新能源板块在安徽宁国和四川资阳建有两大基地,规划了 40GW 的电池片及硅片。预计到 2024 年底,N 型TOPCon 高效电池产能将达 20GW。

此外,海螺创业、博奇环保、清新环境、北控水务等多家环保龙头等也都已进军新能源产业,覆盖风电、光伏、储能等细分领域。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至少18家环保企业跨界新能源,这里还不包括相同业务延伸到新能源的企业,比如很多水处理企业开展盐湖提锂业务。

1.png

荷储一期光伏、新疆乌恰县一期光伏、黑龙江多宝山铜业一期风光、巴彦淖尔紫金风电、紫金锂元光伏、塞尔维亚一期光伏、圭亚那一期光伏等一批项目预计 2024 年内实现运行发电。储能业务方面,“龙净蜂巢一期年产 2GWh 储能电池模组 PACK”产线于2023年8月28日建成投产,已形成储能系统集成和交付能力;“上杭年产 5GWh 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已于 2024 年 1 月 18 日顺利投产,公司储能业务初步打开市场局面。

数据显示,龙净环保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9.73亿元,同比下降7.64%,实现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下降36.74%。其中新能源营收3664.19万元,同比增长686.60%。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末在手储能系统及设备销售合同16.5亿元。

中国天楹

2023年,在“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中国天楹夯实环保主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业务拓展与产业布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至此迈入向现代能源体系绿色能源综合运营商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2023年中国天楹成功签约多个重力储能项目。此外,公司打通风光储氢氨醇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统计,中国天楹已至少签订了11个与新能源项目相关的投资框架协议,总投资规模接近千亿元,重力储能装机容量超5GWh。

同兴环保

2024年6月,同兴环保表示,目前,公司年产百吨级的中试装置已建设完毕。公斤级放大实验研发的两款钠电正极材料和一款正极补钠剂产品已经产出。其中,正极补钠剂产品已送样验证,另外两款钠电正极材料产品也将于近期送样验证。公司将根据后续研发进展,适时推进产业化进程。公司正在与国内相关电芯企业沟通接洽。目前已有多家送样意向客户,后期根据送样检测结果确定合作事宜。

伟明环保

伟明环保利用自身在环保行业多年积累的优势,包括团队、技术和管理优势,推动低碳环保业务发展,形成环境治理、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发展的格局,成立下属环保集团、装备集团和新能源集团,形成“1+3”管理模式,推动三大板块业务发展。

目前伟明环保在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开展的主要项目为印尼嘉曼项目和在温州的伟明盛青项目。2024年5月,伟明环保表示,公司印尼第一个高冰镍项目——嘉曼项目计划于今年投产品。在印尼投建的第二个高冰镍项目即嘉曼达项目目前已完成ODI备案,后续计划在第一个高冰镍项目投产顺利后尽快启动。2024年今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建成年产7.5万吨的硫酸镍产能,以及电解镍和三元前驱体年产各 5 万吨的产能。

目前,环保企业的新能源项目多数还处于投资期,项目经营效益尚不确定。考虑到跨行业经营需相关技术及人才储备积累,加之新能源行业前景尚不明朗,未来项目的投资进展和运营情况有待关注。

小结

新能源赛道是一块充满诱惑的大蛋糕,但吃下它并不容易,需要掌握时机,更需要实力。环保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如何,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热门推荐

广东省污染治理专项和节能降碳专项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备选项目公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作者:张三10/14 07:19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