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 氢能 » 正文

RMI报告:工业场景中大规模绿氢应用模式研究

作者:落基山研究所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落基山研究所 296709/23

据“风能专委会CWEA”消息,2024年9月14日,落基山研究所发布了《集群化发展助力低碳转型之:工业场景中大规模绿氢应用模式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工业是目前氢消费量最大的领域,也是未来绿氢规模化应用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共计消费氢气350

标签: 氢能市场 绿氢 氢能产业

据“风能专委会CWEA”消息,2024年9月14日,落基山研究所发布了《集群化发展助力低碳转型之:工业场景中大规模绿氢应用模式研究》报告。

1dc591950317a0aacfa1a4e4411fb60d.png

报告指出,工业是目前氢消费量最大的领域,也是未来绿氢规模化应用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共计消费氢气3500万吨左右,约80%为来自化石能源的灰氢,近20%为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仅占1%左右。

长期看,到2060年,国内氢的消费总量预计将增长2.5倍以上,达到近1亿吨。其中工业领域仍将是氢气需求最大的领域,工业部门氢的总消费量占比将接近60%。

要实现绿氢在工业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绿氢供应需达到一定规模并且相对连续稳定;

二是如何降低目前依然较高的用氢成本。

为解决上述痛点,落基山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报告,从我国工业产能分布、绿氢资源禀赋情况出发,提出并诠释了“集群化发展”模式及其构建要点:

优先在绿氢供给和需求较为匹配的区域,

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绿氢的“制-储-运-用”各环节及其配合方式实现经济性最优,

保证工业场景中大规模、连续稳定且成本更低的绿氢供应。

报告提出了五项行动建议:

1、“政产学研用金”各界积极发挥作用并密切交流配合,聚焦绿氢的制-储-运-用各环节的技术突破和进步。

2、工业企业作为绿氢的消费侧,密切关注并积极预期绿氢应用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适时甚至提前部署绿氢应用。

3、各地区宜以自身工业基础和低碳、零碳能源资源为依据,全面评估绿氢用于工业生产的潜力,并设立相应的阶段目标和实施路线。

4、在宏观层面,优化统筹不同地区间的氢气供需和储运基础设施的规划,并在微观层面充分协调配合。

5、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氢储运、工业等多方进行有机的跨行业融合,以最优化地保证工业场景大规模用氢的持续稳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热门推荐

年产1.5万吨氢!中集安瑞科与鞍钢股份首个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顺利投产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落基山研究所 作者:落基山研究所09/30 14:19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