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 储能 » 正文

新疆押注,要建硅碳负极产业园

作者:陈峥彭月胡竞元申江卫肖仁鑫夏雪磊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引用:陈峥,彭月,胡竞元,等.基于短期 来源:电池工业网 486803/25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

标签: 储能材料 负极材料 动力电池

近日,新疆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杭州锦江集团磋商,计划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设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产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链的拓展与升级。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颗粒硅及对应年产20万吨以上硅烷气的生产能力,力争成为新疆地区最大的多维度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储能材料的生产基地。首期年产3万吨的硅烷气生产线及颗粒硅试验线将于明年建成投产。

2024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多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而新疆,正加快推进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内的“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在硅基、铝基、铜基、钛基、碳基等新材料研发生产、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成果,着力打造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高质高效增长引擎,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其中,硅基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元吉看来,通过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园项目,可以吸引上游硅材料加工企业和下游的电池制造、储能设备等企业在这里聚集。

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机、高端手机和储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硅基负极材料以其高达4200mAh/g的理论比容量,成为突破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材料。

作为理想的下一代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在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业内预计,2028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用量将达到约9万吨,对应市场空间228亿元,其中动力电池用量约7.8万吨,对应市场空间192亿元。

面对这一市场机遇,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持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协同,逐步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材料产业生态体系,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进一步激活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集群效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谢谢。

热门推荐

新西兰的痛苦冬天——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

来源:电池工业网 作者:陈峥彭月胡竞元申江卫肖仁鑫夏雪磊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引用:陈峥,彭月,胡竞元,等.基于短期08/20 14:20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