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能源电力行业的代表委员们为国家能源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针对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为了更好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须在政策支持、市场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综合举措: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相关行业协会等平台,推动制定覆盖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并网验收、运行检修、安全监测、应急响应等全链条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优化市场机制,激发产业活力。加快推动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深化新型储能在能源安全备用、负荷快速调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探索通过虚拟电厂聚合新能源、储能、负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探索“新能源+储能”一体化价格机制,促进各主体公平承担责任。
三是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关键瓶颈。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长时储能、氢储融合等技术,开展构网型储能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发展人工智能预测、智能控制技术在“新能源+储能”模式中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针对这些建议,钱海军进一步强调,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同时,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新能源与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通过这些举措,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